-
- “走出森森吴哥庙宇,重返人间,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。” ——法国探险家亨利·穆奥 年初,工作室忙里偷闲去往了吴哥大地,探访这个在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、音讯消散,直到19世纪才被发现的神秘遗迹。几日的废墟游走(准确来讲,是爬石头),感触最深的除了无尽的石头,更是吴哥的双面印象。 Part1:一面文明,一面艺术 宏伟的建筑在诉说印度文明,微小的细节在展现吴哥艺术。穿梭在吴哥窟各种遗迹寺庙的断壁残垣间,发现大体的墙壁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,大多平台都有延展四方的长廊,连接着神殿、角塔和阶梯,即便是殿外的回廊墙上也有大面积的浮雕壁画。吴哥窟似乎在不分大小、倾尽所有地向世人坦露14世纪的印度教文明。 Part2:一面富丽,一面贫瘠 墙内是旧时富丽堂皇的吴哥庙宇,墙外是现世繁杂奔波的2017.05.11
- 接触过那么多设计公司,唯独觉得你们公司很奇怪。 从甲方那听到类似这样的评价,我们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了。 某种程度上,我们是“怪人”吧。我们时不时会“搞破坏”,拆椅卸桌“动刀子”;有时会集体“开天窗”,去周边剪纸、玩泥巴;有时会从路边捡些各种“垃圾”回工作室,例如:被人丢弃的破旧机箱、瓶罐、盆栽等等…… 相比许多“正儿八经”的设计公司,我们确实有点“怪”,我们有些不守规矩、有些异想天开、有些不正经、有些过于直接,甚至,我们有可能经常惹毛客户。 但其实,我们并不奇怪。“捡垃圾”、“搞破坏”是为了尝试二次设计,“开天窗”是为了激发创作灵感,不守规矩也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问题……请你相信,这些都只是为了能努力达到“‘异人’异色,与众不同”的目标而已。试想无论是做人还是作品,谁不希望能想成为独一2017.03.17